最近看到一篇国外的文章,觉得很有意思,所以花了些时间翻译了一下,贴在这里,也好让大家了解一下PB昔日的辉煌 :-) PowerBuilder历史--一个澳裔加拿大人眼中的传奇 Sybase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发PowerBuilder这个工具?PB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模样?我曾经多次被不同的客户和学生问起这样的问题,而且一些IT界人士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,因此我不得不经常重复这个故事,并答复许多关于这方面的email。所以我决定将这篇东西正式地发布在PBDJ(注:pbdj.sys-con.com)上,以便使更多的后来人能了解PB的故事。下面所说的完全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及经历,某些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可能会有些偏差(在我这样的年纪,记性是越来越差了)。OK,让我们从头开始吧。 第一幕 孕育 1984年,Cullinet开始了它的PC版的ADSO的原型工作,那时我是Cullinet加拿大的技术支持经理。这个项目组的头叫作Dave Litwack,他负责ADSO产品及IDMS-DC(一种类似于远程处理及客户信息控制系统的产品)。由于在Cullinet的多年经验,Dave对快速开发工具及通讯有着深刻的理解。这个开发中的新产品将拥有与ADSO一样的关键特性(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1985年的PB原型中,ORCA已经基本可以工作,这正是因为ADSO/IDMS拥有这项功能),同时还将新增一项重要功能:”一个强大的数据感知对象“。当时Cullinet正在试验一个叫作LRF(逻辑记录能力)及数据库存储过程的特性,这个新的对象将可以封装数据处理过程,使之从应用中剥离,而且它应该位于客户端,不依赖于任何服务端的数据库实现。 在这个原型的最初阶段,Dave选择了一名真正的C语言高手,名叫Kim Sheffield,同时他又从渥太华(安大略)招募了John Griffin--我的一个朋友,John是一名出色的大型机汇编程序员,那时他正准备转型到C语言。Dave让他编写了Menu画板(painter)。后来,John和另一名Cullinet的程序员Julie结了婚,Julie帮他一起重写了Menu画板以及在PB里加入对EAServer组件的远程调试功能。 Dave想要打造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全新工具,当时,C++正强力推出,但SmallTalk才是面向对象编程的真正主流。Dave希望PowerBuilder采用SmallTalk的面向对象思想,但同时要更易于被那些商业程序的开发者所使用。 在1985年的时候,这个工具的基本原型在Cullinet公司内部展示,它的潜力很快被高管层所明了,这些人中包括Bobby Orr--曲棍球传奇 |